5月21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上海世博中心與出席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第四次峰會的領導人合影后步向會場。中新社發 廖攀 攝
  視頻:習近平發表主旨演講 闡述亞洲新安全觀  來源:中央電視臺
  中新網5月26日電 亞信峰會日前在上海召開,議題包括反恐、糧食安全等。美國《僑報》日前發表文章稱,習近平在亞信峰會上闡述的“亞洲新安全觀”最終被寫進峰會宣言,體現出中國希望藉此平臺推動這一安全觀成為亞洲國家的安全共識,從而推動亞洲地區反恐體系整合。
  文章摘編如下:
  中方主張的“建立地區安全合作新架構”,“地區”是一個關鍵概念,其超越了以往使用的東亞、中亞、西亞等次區域概念,而是將亞洲視為一個整體。亞洲是世界恐怖主義的重災區,也是國際反恐合作的”窪地“,雖然上海合作組織在中亞地區的反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整個亞洲還沒有完善的區域反恐體系。習近平在亞信峰會上闡述的“亞洲新安全觀”最終被寫進峰會宣言,體現出中國希望藉此平臺推動這一安全觀成為亞洲國家的安全共識,從而推動亞洲地區反恐體系整合。
  在區域反恐體系建設上,歐美已領先一步,“9•11”事件後,美國將北約直接轉變成了反恐體系,並根據反恐的需要對北約及相關框架進行了一系列調整。但亞洲沒有北約這種現成的機構,亞洲各國的國情和反恐政策差異較大,因此,傳統的結盟形式並不適用於亞洲。加強包括亞信在內的亞洲國家對話機制的作用,建立多邊框架下的反恐體系是亞洲最好的選擇。
  “9•11”以來,美國的“反恐”戰爭打了10年,雖取得一些局部勝利,但反恐嚴峻形勢在根本上並未改變。恐怖組織在反恐戰爭的壓力之下發生“變形”,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為了對抗占據技術和裝備上擁有絕對優勢的北約,採取了化整為零的游擊戰術。二是將組織結構由金字塔式改變成了平面式,每個恐怖分子都掌握實施恐怖襲擊的方法和工具。三是對互聯網進行滲透和利用,使得恐怖主義擴散更快。
  中國提出,在繼續加強打擊力度的同時,以國際合作加強聯合反恐,以經濟社會發展推動可持續安全的新模式。
  中國提出的反恐新模式,正是針對恐怖主義活動新趨勢的應對策略:在加大打擊力度的同時,一方面,加強各國在打擊恐怖主義、暴力極端主義等的合作,並共同加強網絡安全、信息安全等安全體系的建設;另一方面,以發展促進安全,依靠合作促進亞洲各國經濟發展,從而瓦解恐怖主義滋生的經濟和社會基礎。(富海)  (原標題:美華報:中國力促安全共識 推動亞洲反恐體系整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vtnpodruz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